科普 | 二维码扫一扫手机就会中毒是真的吗?


手机扫描二维码.jpg

手机中打开链接就中毒的情况是真的么?

而声称用户一点开链接就会导致手机中毒,这也是最近部分媒体所描述的场景,

这也导致了不少用户成了惊弓之鸟,拒绝每一条链接。

那么在智能手机中有这样的情况么?因为以前大家在电脑中只是浏览网页就导致操作系统中毒的事件还让人心有余悸。

在电脑中浏览网页就导致中毒,那是因为黑客们通过在某个网页中挂马,当用户浏览了该网页时,病毒木马就会利用用户的操作系统及软件漏洞而入侵用户的计算机。这前提是有漏洞,如果你经常进行Windows UPdate操作还有升级了FLASH插件的话,想中招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在智能手机系统中,有没有发现一点击链接就导致中毒的事件呢?笔者就此咨询了知名的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李铁军称:“目前未发现黑色产业利用安卓浏览器漏洞,一点就完成盗窃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智能手机中还没有发现一点击链接就导致中毒的事件,那些所谓一浏览网页就导致中毒的用户,其实除了打开网页外,还有一个下载病毒APP及需要用户确认安装的过程。因为打开网页其实执行的是一个下载病毒木马的过程,下载回用户手机后,还有一个安装过程,这个安装过程是需要用户介入的,用户需要点击确认安装还是取消。如果用户点击了确认,那就相当于直接安装了病毒木马,接下来就是盗号与屏蔽网银等发送过来的信息。

上述的情况,未越狱的ios用户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说到底 所有的“中毒”都是因为用户没能及时发现危险而自行操作导致的二维码本身没有毒,只是其包含的信息可能存在诱导用户操作的成份


一般人是掐头去尾,而央视是留头留尾去中间,告诉你扫描了一下二维码,就中毒了,钱没了。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做了哪些操作,只字不提。就像贾平凹的中间省略几千字,把最关键的部分去掉,搞的人心惶惶。
那么让我们就来接上这中间遗失的卷章。

扫一个二维码就能中病毒,把钱转走,这是真的吗?

首先来看:

二维码是什么?

二维码是一段文本数据,它可以是长文本、短文本、名片、网址链接、Wi-Fi 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任何文本信息。

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一个具备破坏性的恶意可执行文件,要具备安装、执行、操作系统权限等一系列条件的一个执行文件,并做一些用户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将一个可执行文件做成二维码。一方面是可执行文件不具备二维码属性,另一方面是二维码那点信息承载量也包含不来这么大的信息。
如果说二维码是一个信件,那么病毒就是一个包裹,装不进去。所以,一般情况下,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让你的手机中病毒几乎不可能。一定因为扫描二维码后续的操作让手机中病毒。

什么样的二维码能让你的手机中病毒?
两种情况:

第一,你扫描二维码之后,点击了其中的链接,下载了一个文件,然后中病毒。这种本质上和冒充银行给你发送一条短信,然后你点击其中的链接中病毒是一样的。不是扫描二维码让你中病毒,而是扫描二维码之后点击其中的链接让你中病毒。二维码不会包含病毒,只会包含病毒链接。

第二,二维码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段可以执行的恶意代码,在你扫描之后就可以在本地执行。但是代码的执行是需要运行环境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中病毒就需要两个条件,首先,你扫描的二维码是一段可执行的代码,其次,你扫描二维码的工具就是一个代码的运行环境,这很难。

首先需要很大的代码量,其次,扫描二维码的工具必须是二维码的运行环境,但大多数知名二维码扫描工具都不具备此功能,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就不会具备这个条件,而你从微信中扫描下载文件也需要多个步骤中转到 App Store 或者下载地址,而不会在微信中直接执行。所以,扫描以下就中病毒在目前现状几乎不可能。

警示!!虽然扫描二维码不会直接中病毒,但也对我们提出一些要求:


第一,不要随便扫二维码,尤其是你不了解的二维码,这是应该坚持的;


第二,尽量使用微信或者知名的扫码软件扫描二维码,不要使用其他不知名的扫码工具或者浏览器等,因为有些浏览器有漏洞或者会静默安装一些软件,从而导致下载其中的链接,并安装。再者不要使用那些智能化程度很高的扫码软件,不要让应用来帮助执行扫码之后的操作,而要让自己来确认是否执行。


第三,如果扫到的二维码是链接,那么不要随便点击。

第四,手机尽量不要越狱,root,安卓请不要开启允许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

315 的警惕是对的,但事实是错的,315 是一个姿态晚会,不是一个事实晚会。